眼科

日期:2021-01-08

临床试验专业:眼科学

主要研究者:管怀进、朱蓉嵘、季敏

专业药物临床试验管理人员:

GCP秘书:       喻建锋

药物管理员:     陈秀萍,黄静育,孙冬云

质量保证检查员: 毛卫红

文件资料管理员: 喻建锋

 一、主要研究者:

1管怀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眼科主任。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6年,熟练掌握了眼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具有解决疑难眼科重症的能力,先后主持开展了屈光白内障手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抗青光眼手术、感染性眼病的快速诊断等新技术,擅长白内障防盲治盲、青光眼防治及疑难眼病诊治,尤其对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眼病发病机理及临床改变、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如晶状体脱位、硬核处理、劈核技术改进等)、联合手术方面有较高造诣。在我国白内障防盲、视力残疾防控领域成就较大,曾多次代表国家、卫生部、中国残联进行专项检查、质量监控、评估验收,并为《中华眼科杂志》撰写白内障防盲方面专家述评3篇。每年度主持眼科疑难病大查房30余次以及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会诊20余次。参加国家级GCP培训,负责及参与多项药物临床试验。

近三年来,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白内障和人工晶状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视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常务委员;卫生部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委员、全国白内障手术复明技术指导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及白内障学组组长;江苏省眼科医师协会候任主任委员;南通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视光与视觉科学杂志》、《中华眼外伤及职业眼病杂志》、《眼科新进展》等杂志编委和《实用防盲技术》副主编。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江苏省科技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重大研发计划-省部级重大干细胞专项1项,南通市科技重点项目及其他多项科研项目。近五年来,获得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019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7年),江苏医学科技三等奖(2018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015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015年);获得专利2项;发表SCI论文40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余篇。

2 朱蓉嵘,主任医师,副教授,眼科,副主任。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熟练掌握了眼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具有解决疑难眼科重症的能力,主持开展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治。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防盲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防治视觉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眼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眼底病学组委员,江苏省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成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南通市残疾人康复技术专家指导组成员。参加国家级GCP培训,负责及参与多项药物临床试验。

近年来,承担市厅级多项科研项目,获得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016年),南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201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015年),江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5年),发表SCI论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余篇,参编专著2部。

3 季敏,副主任医师,眼科,副主任。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眼科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南通市第五批“226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海名医俊才计划”培养对象。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0余年,专注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病等眼科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各一项,获得中国博士后科研面上资助一等资助、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一等资助,参加973、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项目以及市级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多篇,包括J Neurosci等权威杂志,曾获“张香桐神经科学优秀研究生论文奖”、“江苏省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学术奖励,获“南通市十大杰出青年”、“南通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院优秀科技工作者”、“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多次获得“南通大学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

擅长眼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熟练掌握抗青光眼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玻璃体手术、黄斑手术等眼科三级、四级手术,参与25G玻璃体手术、27G玻璃体手术、轴心玻璃体切除、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微单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等多项眼科新技术的申请与实施。参加国家级GCP培训,参与多项药物临床试验。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眼科主要研究者

姓名

管怀进

性别

出生年月

1962.01

专 业

眼科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技术职称

教授/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

科主任

学会任职

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白内障和人工晶状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视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大数据学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常务委员、卫生部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委员、全国白内障手术复明技术指导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及白内障学组组长;江苏省眼科医师协会候任主任委员;南通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博导

研究发展方向:

白内障临床及基础研究

 

近年来参加GCP进修培训、继续教育情况:

 

2014.12.27.-12.28.参加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举办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班。

2019年8月 参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培训班。

院内GCP培训2次。

 

近年来组织和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情况:

1、去氧肾上腺素酮咯酸溶液(供灌注用)用于白内障眼内晶体置换术中散瞳维持、术后疼痛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2、评价阿奇霉素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3、观察诺适得®(雷珠单抗)在中国真实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模式和疗效。

4、一项随机、双盲、Ⅲ期研究,在因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黄斑水肿(ME)导致视力损害的患者中,评估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相对于假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amellia研究)。

5、一项随机、双盲、Ⅲ期研究,在因继发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黄斑水肿(ME)导致视力损害的患者中,评估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相对于假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Blossom研究)。

6、评价阿奇霉素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7、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炎症及非感染性眼表炎症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8、布林佐胺/噻吗洛尔复合制剂(AZARGA)与布林佐胺+噻吗咯尔在中国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中的安全性和降低眼有效性的比较研究。

9、临床评估0.1%奈帕芬胺滴眼液与安慰剂对照用于预防和治疗中国成年受试者白内障手术相关眼部炎症和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10、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新)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11、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滴眼液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炎性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近5年来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1、 导航引导下微创角膜单切口技术在白内障中的应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019年,排名第一。

2、 致盲性白内障的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临床研究,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年,排名第一。

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新技术,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2016年,排名第二。

4、 江苏省50岁及以上人群常见致盲眼病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5年,排名第一。

5、 江苏省50岁及以上人群常见致盲眼病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江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5年,排名第一。

6、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常见致盲眼病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015,排名第一。

 

近5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  Wang   Y;Zhang J;Qin M;Miao J;Chen W;Huang Y;Wu J;Guan Y;Guan H. Comparison of   optical quality and distinct macular thickness in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versus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surgery. BMC ophthalmology. 2020 Feb   01;20(1):42.(通信作者)

(2)  Tu Y;Li   L;Qin B;Wu J;Cheng T;Kang L;Guan H. Long noncoding RNA glutathione peroxidase   3-antisense inhibits lens epithelial cell apoptosis by upregulating   glutathione peroxidase 3 expression in age-related cataract. Molecular   vision. 2019;25:734-744. (通信作者)

(3)  Xiang   J;Chen Q;Kang L;Zhang G;Wang Y;Qin B;Wu J;Zhou T;Han Y;Guan H. LncRNA   PLCD3-OT1 Functions as a CeRNA to Prevent Age-Related Cataract by Sponging   miR-224-5p and Regulating PLCD3 Expression.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19 11 01;60(14):4670-4680. (通信作者)

(4)  Li P;Tu   Y;Chen X;Song Y;Guan H. Clinical Outcomes of Steep-Axis One-Handed   Phacoemulsifi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Verion Image-Guided System.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9;2019:7182324. (通信作者)

(5)  Zhang   Y;Xu Y;Sun Q;Xue S;Guan H;Ji M. Activation of P2X7R- NLRP3 pathway in Retinal   microglia contribute to Retinal Ganglion Cells death in chronic ocular   hypertension (COH). 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2019 11;188:107771. (通信作者)

(6)  Cheng T,   Xu M, Qin B, Wu J, Tu Y, Kang L, Wang Y, Guan H.lncRNA H19 contributes to   oxidative damage repair in the early age-related cataract by regulating   miR-29a/TDG axis. J Cell Mol Med. 2019 Jul 7. (通信作者)

(7)  Kang L,   Zou X, Zhang G, Xiang J, Wang Y, Yang M, Chen X, Wu J, Guan H.A variant in a   microRNA binding site in NEIL2 3'UTR confers susceptibility to age-related   cataracts. FASEB J.   2019 Jun 27:fj201802291R. (通信作者)

(8)  Li P, Wu   J, Guan Y, Lu Z, Xue Y, Ji M, Guan 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ne-Handed and   Two-Handed Coaxial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2.4-mm Clear Corneal   Incision.Curr Eye Res. 2019 Mar;44(3):237-242. (通信作者)

(9)  Zou X,   Kang L, Yang M, Wu J, Guan H. MicroRNA binding mediated   Functional sequence variant in 3'-UTR of DNA repair Gene XPC in Age-related   Cataract.Sci Rep. 2018;8(1):15198. (通信作者)

(10)Wang Y#,   Du J#, Yang M, Xu Y, Guan H, Wu J. Distinct macular thickness changes after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 of age-related cataract and   myopia with cataract. Sci Rep.2018;8(1):3279. (通信作者)

(11) Xiang J,   Kang L, Gao H, Wu J, Qin B, Zhou T, Zhang G, Guan H. BLM can regulate   cataract progression by influencing cell vitality and apoptosis. Exp Eye   Res.2019;178:99-107. (通信作者)

(12)Yang M,   Zhang J, Su S, Qin B, Kang L, Zhu R, Guan H. Allelic interaction effects of   DNA damage and repair genes on the predisposition to age-related cataract.   PLoS One.2018;13(4):e0184478. (通信作者)

(13)Li P,   Zhang Y, Kang L, Guan Y, Wu J, Guan H. Comparison of variations in cornea   after one-handed and two-handed coaxial phacoemulsification. Clin Ophthalmol.   2018;12:1815-1822. (通信作者)

(14)Zhao J,   Xu X, Ellwein LB, Guan H, He M, Liu P, Lv J, Sheng X, Yang P, Yi J, Cai N,   Yang M, Chen M, Deng L, Ding X, Du L, Li F, Liu X, Lu H, Shao C, Wang J,   Zhuang W, An L. Causes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Blindness In The 2006 And   2014 Nine-Province Surveys In Rural China. Am J Ophthalmol. 2019;197:80-87. (通信作者)

(15)Shen X,   Zhu M, Kang L, Tu Y, Li L, Zhang R, Qin B, Yang M, Guan H. Lanosterol   Synthase Pathway Alleviates Lens Opacity in Age-Related Cortical Cataract. J   Ophthalmol.2018 Jul 11. (通信作者)

(16)Zhao J,   Xu X, Ellwein LB, Guan H, He M, Liu P, Lv J, Sheng X, Yang P, Yi J, Cai N,   Yang M, Jin G, Leng F, Li F, Li Y, Lu H, Shao W, Song S, Yuan Y, Zhuang W, An   L. Cataract Surgical Coverage and Visual Acuity Outcomes in Rural China in   2014 and Comparisons With the 2006 China Nine-Province Survey. Am J   Ophthalmol. 2018; 193:62-70. (通信作者)

(17)Yan Z,   Shi H,   Zhu R,   Li L,   Qin B,   Kang L,   Chen H,   Guan H.   Inhibition of YAP ameliorates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via inhibiting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Mol Vis. 2018; 24:83-93. (通信作者)

(18) Chen W,   Lu Q, Lu L, Guan H.Increased levels of alphaB-crystallin in vitreous fluid of   patients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correlation with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lin Exp Ophthalmol. 2017;45(4):379-384. (通信作者)

(19)Wang Y,   Zhang J, Wu J, Guan H.Expression of DNA repair genes in lens cortex of   age-related cortical cataract.Exp Mol Pathol. 2017;102(2):219-223. (通信作者)

(20)Wang   Y,Guan H. The Role of DNA Methylation in Lens Development and Cataract   Formation.Cell Mol Neurobiol. 2017;37(6):979-984. (通信作者)

(21) Rong H,   Gu S, Zhang G, Kang L, Yang M, Zhang J, Shen X, Guan H. MiR-2964a-5p binding   site SNP regulates ATM expression contributing to age-related cataract   risk.Oncotarget. 2017; 8(49): 84945-84957. (通信作者)

(22)Wang Y,   Yu D, Tolleson WH, Yu L, Green B, Zeng L, Chen Y, Chen S, Ren Z, Guo L, Tong   W, Guan H, Ning B.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microRNAs in regulating human   hepatic CYP2E1. BiochemPharmacol. 2017; 138: 174-184. (通信作者)

(23)Wang Y,   Zhang G, Kang L, Guan H.Expression Profiling of DNA Methylation and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Associated Genes in Lens Epithelium Cells of   Age-Related Cataract.Cell Mol Neurobiol.2017, 37(3):537-543. (通信作者)

(24)Chen J,   Zhou J, Wu J, Zhang G, Kang L, Ben J, Wang Y, Qin B, Guan H.Aberrant   Epigenetic Alterations of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P1 in 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Curr Eye Res. 2017;42(3):402-410. (通信作者)

(25)Zhang G,   Kang L, Chen J, Xue Y, Yang M, Qin B, Yang L, Zhang J, Lu H, Guan H.CtBP2   Regulates TGFβ2-Induc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Through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in Lens Epithelial Cells.Curr Eye Res.   2016;41(8):1057-1063. (通信作者)

(26)Wang H,   Su S, Yang M, Hu N, Yao Y, Zhu R, Zhou J, Liang C, Guan H.Association of   ZNF644, GRM6 and CTNND2 genes with High Myopia in the Han Chinese population:   Jiangsu Eye Study.Eye (Lond). 2016;30(7): 1017-22. (通信作者)

(27)Zhu R, Shi   J, Yang M, Guan H.Prevalences and causes of vision impairment in elderly   Chinese: a socioeconomic perspective of a comparative report nested in   Jiangsu Eye Study.Int J Ophthalmol. 2016; 9(7):1051-6. (通信作者)

(28)Wang Y,   Li F, Zhang G, Kang L, Guan H.Ultraviolet-B induces ERCC6 repression in lens   epithelium cells of 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 through coordinated DNA   hypermethylation and histone deacetylation.Clin Epigenetics. 2016; 8:62. (通信作者)

(29)Gu S,   Rong H, Zhang G, Kang L, Yang M, Guan H.Functional SNP in 3'-UTR   MicroRNA-Binding Site of ZNF350 Confers Risk for Age-Related Cataract.Hum   Mutat.2016;37(11):1223-1230. (通信作者)

(30)Li B,   Zhou J, Zhang G, Wang Y, Kang L, Wu J, Chen J, Guan H.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ltered Expression and Epigenetics of GSTM3 and Age-Related   Cataract.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6;57(11): 4721-32. (通信作者)

(31)Shi H,   Zhang J, Zhu R, Hu N, Lu H, Yang M, Qin B, Shi J, Guan H.Primary Angle   Closure and Sequence Variants within MicroRNA Binding Sites of Genes Involved   in Eye Development.PLoS One. 2016;11(11):e0166055. (通信作者)

(32)Xue B,   Xie Y, Xue Y, Hu N, Zhang G, Guan H, Ji M.Involvement of P2X7 receptors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activated Müller cells.Exp Eye   Res. 2016;153:42-50. (通信作者)

(33)Wang Y,   Li F, Zhang G, Kang L, Qin B, Guan H. Altered DNA Methylation and Expression   Profiles of 8-Oxoguanine DNA Glycosylase 1 in Lens Tissue from Age-related   Cataract Patients. Curr Eye Res. 2015;40(8):815-821. (通信作者)

(34)Xu B,   Kang L, Zhang G, Wu J, Zhu R, Yang M, Guan H. The Changes of 8-OHdG, hOGG1,   APE1 and Pol β in Lenses of Patients with Age-Related Cataract. Curr Eye Res.   2015, 40(4):378-385. (通信作者)

(35)Wang Y, Zhang G,Li F, Kang L, Ben J,Rong H,Guan H.   Altered Expression and DNA Methylation Profiles of ERCC6 Gene in Lens Tissue   from Age-Related Cortical Cataract.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2015;6: 392. (通信作者)

(36)Kang L,   Zhao W, Zhang G, Wu J, Guan H. Acetylated 8-oxoguanine DNA glycosylase 1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300 and SIRT1 in lens epithelium cells from   age-related cataract. Exp Eye Res. 2015;135:102-108. (通信作者)

(37)Zhu X,   Zhang G, Kang L, Guan H.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Werner Syndrome Gene in   Age-Related Cataract. J Ophthalmol. 2015;2015:579695. (通信作者)

(38)Wang W,   Zhang G, Gu H, Liu Y, Lao J, Li K, Guan H. Role of CtBP2 in the Apoptosis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Cell Mol Neurobiol. 2015 Jul; 35(5):633-640. (通信作者)

(39)Zhang G,   Kang L, Chen J, Xue Y, Yang M, Qin B, Yang L, Zhang J, Lu H, Guan H. CtBP2   Regulates TGFβ2-Induc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Through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in Lens Epithelial Cells. Curr Eye Res. 2015 Dec 17:1-7. (通信作者)

(40)Wang Y,   Guan H. A case of Descemet's membrane detachments and tears during   phacoemulsification. Ther Clin Risk Manag. 2015;11:1727-1729. (通信作者)

(41)张俊芳, 杨梅, 朱蓉嵘, 秦柏, 石海红, 康丽华, 施健, 胡楠, 管怀进.江苏省阜宁县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37( 3 ): 212-217. (通信作者)

(42)李盼盼,   管怀进, 吴坚.白内障术中联合矫正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37(4):304-307. (通信作者)

(43)李盼盼,吴坚,薛莹,周婧,张聿剑,管怀进. 角膜后表面散光的分布及对散光型人工晶状体计算的影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9,37(6):460-466. (通信作者)

(44)李盼盼,管宇,陈诵惟,孙荪,吴坚,黄晓波,管怀进.   2.4mm透明角膜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角膜的影响. 眼科新进展,2019,39(1):59-63. (通信作者)

(45)姜瑾,朱蓉嵘,胡楠,周婧, 杨梅, 管怀进. DNA修复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 眼科新进展,2019,39(9):833-837. (通信作者)

(46)涂园园,朱曼辉,管怀进. LncRNA在视网膜病中的作用. 国际眼科纵览,2019,43(4):260-264. (通信作者)

(47)张俊芳,   杨梅, 朱蓉嵘, 秦柏, 石海红, 康丽华, 施健, 胡楠, 管怀进. 江苏省阜宁县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9,37(3):212-217. (通信作者)

(48)周婧,袁媛,张徐,杨梅,管怀进. 2008年江苏省南通市两个自然村6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和手术状况调查.中华眼科杂志, 2017,53(7): 514-521. (通信作者)

(49)杨梅,张俊芳,朱蓉嵘,康丽华,秦柏,管怀进. 基于江苏省阜宁县农村人群的视力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眼科杂志, 2017,53(7): 502-508. (通信作者)

(50)管怀进.   重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精准手术矫正问题.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35(3): 193-196. (通信作者)

(51)康丽华,沈心悦,杨梅,张国伟,张俊芳,秦柏,杨铃,胡楠,管怀进. 羊毛甾醇合酶及羊毛甾醇在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分布.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35(3): 201-206. (通信作者)

(52)王勇,   管怀进. DNA甲基化在晶状体发育及白内障中的研究进展.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35(8) : 747-751. (通信作者)

(53)沈心悦,   管怀进. 晶状体组织培养方法研究进展.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35(12): 1143-1146. (通信作者)

(54)苏舒,   管怀进, 朱蓉嵘. 眼内异物摘出术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分析.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 39(12):904-906. (通信作者)

(55)薛博,   季敏, 管怀进. 青光眼疾病中视网膜胶质细胞的作用.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 34(7): 649-653. (通信作者)

(56)朱蓉嵘,   施健, 杨梅, 姜林娟, 姜红, 梁从凯, 刘必红, 戚应祥, 管怀进. 江苏省阜宁县50岁及以上人群原发性前房角关闭患病率调查. 中华眼科杂志, 2015, 51(7): 487-492. (通信作者)

(57)汪颖,管怀进,陆宏,张国伟,薛莹,陈佳. 江苏省启东市农村地区老年男性黄斑变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5,31(5): 459-461. (通信作者)

(58)康丽华, 管怀进, 张国伟, 秦柏, 陈佳, 张俊芳, 杨铃. 热休克蛋白A12B在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 眼科新进展,2015,35(3):223-226. (通信作者)

(59)朱曦,张国伟,管怀进. WRN基因研究进展. 江苏医药, 2015,  41(12):1430- 1433. (通信作者)

(60)张沐; 姚勇; 梁从凯; 杨梅; 朱蓉嵘; 康丽华; 王惠芬; 陈佳; 刘必红; 戚应祥; 傅东红; 张俊芳; 殷丽; 施健;管怀进. 江苏农村50岁以上人群的近视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江苏医药,2015, 41(9):1007-1010. (通信作者)

(61)张沐; 姚勇; 梁从凯; 杨梅; 朱蓉嵘; 康丽华; 王惠芬; 陈佳; 刘必红; 戚应祥; 傅东红; 张俊芳; 殷丽; 施健; 管怀进. 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3’UTR的多态性与汉族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 江苏医药,   2015, 41(20):2381-2384. (通信作者)

(62)周天球, 管怀进, 苏舒, 杨铃. Rs7624556和rs13119914位点与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关系. 江苏医药,   2015,41(21):2536-2538. (通信作者)

(63)唐春舟,管怀进. 龟分枝杆菌脂葡聚糖对人角膜上皮细胞IL-8和IL-6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通路. 国际眼科杂志,2015, 15(6): 963-967. (通信作者)

(64)季敏, 管怀进. 江苏省阜宁县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不良原因调查. 交通医学, 2015, 29(5):457-459. (通信作者)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眼科主要研究者

姓名

朱蓉嵘

性别

出生年月

1969.06

专 业

眼科学

最后学历

硕士

技术职称

主任医师/副教授

行政职务

科副主任

学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防盲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防治视觉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眼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眼底病学组委员,江苏省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成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南通市残疾人康复技术专家指导组成员。

 

 

硕士研究生导师

硕导

研究发展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近年来参加GCP进修培训、继续教育情况:

2014.12.27.-12.28.参加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举办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班。

2019年8月 参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培训班。

院内GCP培训2次。

 

近年来组织和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情况(若为国际多中心请注明):

1、观察诺适得®(雷珠单抗)在中国真实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模式和疗效。

2、阿奇霉素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评。

3、一项随机、双盲、Ⅲ期研究,在因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黄斑水肿(ME)导致视力损害的患者中,评估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相对于假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amellia研究)。

4、一项随机、双盲、Ⅲ期研究,在因继发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黄斑水肿(ME)导致视力损害的患者中,评估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相对于假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Blossom研究)。

 

临床研究相关科技成果(专利、核心期刊/SCI发表临床试验相关文章、获奖情况,注明排名):  

近5年来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新技术。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016年,排名第一。

2、基于案例教材建设的眼科学人才培养与实践研究。南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7年,排名第二。

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7年,排名第一。

4、白内障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7年,排名第五。

5、致盲性白内障的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临床研究。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7年,排名第五。

6、江苏省50岁及以上人群常见致盲眼病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015年,排名第五。

7、江苏省50岁及以上人群常见致盲眼病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江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15年,排名第五。

 

近5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Sang A,Yang X,Chen H,Zhu R,et al.   Upregulation of SYF2 Relates to Retinal Ganglion Cell Apoptosis and Retinal   Glia Cell Proliferation After Light-Induced Retinal Damage. Journal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 2015, 56(2):480-490. (通信作者)

2、Rongrong Zhu, Jian Shi, Mei Yang, Huaijin Guan.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Vision Impairment in Elderly Chinese: a Social-economic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6,9(7):1051-1056.

3、Cui K, Zhang S, Liu X, Zhu R,et al. Inhibition of TBK1 reduces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8, 503(1):202-208. (通信作者)

4、 杨晓伟, 朱蓉嵘. 经眼动脉溶栓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例. 眼科学报,   2018,33(4): 293-298. (通信作者)

5、朱蓉嵘,施健,杨梅,姜林娟,姜红,梁从凯,刘必红,戚应祥,管怀进.江苏省阜宁县50岁及以上人群原发性前房角关闭患病率调查.中华眼科杂志,2015,51(7):241-246.

6、薛莹,朱蓉嵘,周天球,杨梅,陈诵惟,秦秀芝,孙荪,陈辉.不同麻醉剂在眼科球周麻醉中镇痛及制动效果的分析.眼科学报,2019,8(2),66-71. (通信作者)

7、 杨晓伟, 朱蓉嵘. 滤过泡相关性真菌性眼内炎1例.眼科学报, 2019,   34(4),268-273. (通信作者)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眼科主要研究者

姓名

季敏

性别

出生年月

1982.11

专 业

眼科学

最后学历

博士

技术职称

副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

科副主任

学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硕士研究生导师

硕导

研究发展方向:白内障及青光眼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近年来参加GCP进修培训、继续教育情况:

2014.9.13.-9.14.参加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举办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班。

2019年8月 参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培训班。

院内GCP培训1次。

 

近年来组织和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情况(若为国际多中心请注明):

1、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炎症及非感染性眼表炎症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Ⅱ期)。

2、观察诺适得®(雷珠单抗)在中国真实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模式和疗效。

3、一项随机、双盲、Ⅲ期研究,在因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黄斑水肿(ME)导致视力损害的患者中,评估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相对于假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amellia研究)。

4、一项随机、双盲、Ⅲ期研究,在因继发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黄斑水肿(ME)导致视力损害的患者中,评估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相对于假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Blossom研究)。

 

 

临床研究相关科技成果(专利、核心期刊/SCI发表临床试验相关文章、获奖情况,注明排名):  

近5年来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江苏省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近5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Zhang   Y, Xu Y, Sun Q, Xue S, Guan H*, Ji M*.Activation of P2X7R- NLRP3 pathway in   Retinal microglia contribute to Retinal Ganglion Cells death in chronic   ocular hypertension (COH). Exp Eye Res. 2019;188:107771.

2、Li P#, Wu# J, Guan Y, Lu Z, Xue Y, Ji   M*, Guan 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ne-Handed and Two-Handed Coaxial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2.4-mm Clear Corneal Incision. Curr Eye Res. 2019   Mar;44(3):237-242.

3、Xue B, Xie YT, Xue Y, Hu N, Zhang GW,   Guan HJ*, Ji   M*. Involvement   of P2X7 receptors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activated   Müller cells. Exp Eye Res. 2016. 153:42-50.

4、Xue Y, Xie YT, Xue B, Hu N, Zhang GW,   Guan HJ* , Ji M*.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ATP in Increasing Expression of   P2X7 Receptors Mediated by DHPG i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Biomed Res Int.   2016. 2016:9020715.

5、季敏,杨梅,朱蓉嵘,梁从凯,刘必红,戚应祥,张俊芳,施健,管怀进.江苏省阜宁县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不良原因调查.交通医学。2015,29(5):457-459.

 

 

 

二、专业科室简介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创建于1916年,2010年成立眼科医院,是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眼科博物馆主建单位、江苏省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培训基地。眼科学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白内障防盲治盲及眼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是主要技术特色。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白内障等常见致盲眼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建立4个“江苏眼病研究”基地,获得3万余人的临床资料及血液/DNA样本。在白内障氧化损伤修复基因表达及表观遗传学改变、晶状体蛋白变性及溶解相关因素、白内障手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该领域获得5项国自然基金资助,发表SCI文章40余篇。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是本学科另一特色,开展视神经损伤RGC凋亡机制及干预、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视神经保护中的作用、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机制及干预等研究。该领域获国自然等项目资助3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本学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防盲于一体的江苏省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眼科中心之一。眼科医院共9层约1万余平方米(包括眼科门诊、眼视光中心、特殊检查及治疗中心、3个病区、专用手术室、眼科研究所、眼病防治所、红十字眼库),病床117张。现有职员90余名,其中医生37名,教授4名,主任医师10名,博士/在读博士 10名,硕士21 名。学科拥有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1名、青年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各1名、学组组长/副组长4名。眼科研究所面积约1000平方米,有专职研究人员8名。院内的中国眼科博物馆多次举办国际/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及文史论坛,搭建了良好的国内外交流平台。

学科带头人管怀进教授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白内障和人工晶状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视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常务委员;卫生部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委员、全国白内障手术复明技术指导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及白内障学组组长;江苏省眼科医师协会候任主任委员;南通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视光与视觉科学杂志》、《中华眼外伤及职业眼病杂志》、《眼科新进展》等杂志编委和《实用防盲技术》副主编。2008年被亚太眼科学会授予“亚太防盲杰出成就奖”。

近几年中我科获得各类立项资金投入1000余万元,是医院重中之重建设的科室。5年来,科室承担国自然基金项目10项,其他科研项目25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中华系列34篇,论著6本,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13项。

本学科白内障防治在国内领先,眼科文史研究在国内外领先。

三、专业科室情况

1、 专业研究人员

姓  名

性 别

职务

职 称

GCP培训(国家、省、院内)

研究方向

管怀进

科主任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

国家级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胡楠

科室副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国家级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朱蓉嵘

科室副主任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国家级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季敏

科室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国家级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陈辉


主任医师

教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桑爱民


主任医师

教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吴坚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国家级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张黎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国家级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毛卫红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梁舒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陆宏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石海红


主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吴玉宇


副主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周天球


副主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王勇


副主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俞莹


副主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喻建锋


主治医师

国家级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帅捷


主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朱俊


主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严桢桢


主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钱晶晶


主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施健


主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崔尘


主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陈威


主治医师

院内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苏舒


主治医师

省级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王惠芬


主治医师

省级培训

眼病诊治研究

黄静育

护士长

副主任护师

院内培训

眼病护理

徐丽丽

护士长

副主任护师

院内培训

眼病护理

孙冬云

护士长

副主任护师

院内培训

眼病护理

陈秀萍


副主任护师

院内培训

眼病护理

陆新艳


主管护师

院内培训

眼病护理

张俊芳


副教授

省级培训

眼病实验室

研究

顾宏卫


讲师

院内培训

眼病实验室

研究

秦柏


主管技师

省级培训

眼病实验室

研究

张国伟


助理研究员

院内培训

眼病实验室

研究

康丽华


助理研究员

院内培训

眼病实验室

研究

许祎


技师

院内培训

眼科检查

 

2、 专业组情况:

总床位数:117

抢救室:(若有ICU同时介绍)3间

病房年出入院人数:

   2019年:8048人次;2018年:6357 人次;2017年:4567人次。

门诊年就诊人数:

   2019年:130146人次;2018年:120308  人次;2017年:106098人次。

手术台次:

   2019年:13938人次;2018年: 12848 人次;2017年:10273  人次。

病种:

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斜弱视、角膜病、眼表疾病等

 

四、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情况:

 

项目名称

药物

分类

临床

分期

负责或

参加

已完成或

在研

观察诺适得®(雷珠单抗)在中国真实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模式和疗效

生物制品15类

参加

在研

去氧肾上腺素酮咯酸溶液(供灌注用)用于白内障眼内晶体置换术中散瞳维持、术后疼痛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化药3.2类

III

参加

在研

阿奇霉素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评

化学药品第3类

III

参加

在研

观察诺适得®(雷珠单抗)在中国真实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模式和疗效

生物制品15类

参加

已完成

评价阿奇霉素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化学药品第3.3类

III

参加

已完成

一项随机、双盲、Ⅲ期研究,在因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黄斑水肿(ME)导致视力损害的患者中,评估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相对于假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amellia研究)

治疗用生物制品第2类

III

参加

已完成

一项随机、双盲、Ⅲ期研究,在因继发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黄斑水肿(ME)导致视力损害的患者中,评估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相对于假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Blossom研究)

治疗用生物制品第2类

III

参加

已完成

BAT5906注射液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内两种剂量多次给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Ib/IIa期临床研究

生物制品 1类

参加

在研

观察诺适得®(雷珠单抗)在中国真实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模式和疗效

生物制品15类

参加

在研

 

五、科室设备管理情况

1、实验仪器设备(5万元以上)

名  称

数量

产地

型  号

购置

日期

计检

日期

保管/维修人员

姓名

流式细胞仪

1

美国

FACS

Calibur

2013.07

定期维护

秦柏/王荣华

凝胶成像系统

1

美国

BIOSPECTRUM   510

2014.06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实时定量PCR仪

1

美国

ABI   prism 7500

39783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PCR扩增仪

1

美国

PE9700

2002.11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双向电泳仪

1

美国

Ettan

2008.9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蛋白转印系统

1

美国

BIO-RAD

2010.9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石蜡切片机

1

德国

RM2135

2002.12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倒置生物显微镜

1

德国

DMIL

2002.12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荧光显微镜

1

德国

Lecia

2009.7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倒置显微镜

1

德国

Lecia

2009.7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生物显微镜

1

德国

Lecia

2009.7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体视显微镜

1

德国

Lecia

2009.7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生物显微镜

1

德国

DMIS

2002.12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二氧化碳培养箱

1

中国

BB16

2002.7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生化培养箱

1

美国

SHELAB

2009.7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超净工作台

1

中国

苏净

2009.6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净化工作台

1

中国

单人双面

2002.7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超声细胞粉碎机

1

美国

Cole-Parmer

2009.11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核酸定量分析仪

1

美国

Gene   Quant 100

2008.9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分光光度计

1

中国

722

1994.6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高速离心机

1

中国

TGL-16G

1993.11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全自动高压灭菌器

1

中国

MLS-3020

2008.1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分析天平

1

中国

FA-1004

2002.7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超纯水系统

1

美国

D8611

2008.1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酶标仪

1

美国

ELX800

2008.11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低温冰箱

1

美国

NUAIRE

2009.8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液氮罐(小)

1

美国

Thermo

2009.7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液氮罐(大)

1

美国

Thermo

2009.7

定期维护

张俊芳/王荣华

 

2、专业仪器设备

名  称

数量

产地

型  号

购置

日期

计检

日期

保管/维修人员

姓名

飞秒屈光手术系统

1

蔡司

VisuMax

2016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玻切机

2

美国

Constellation

2014.03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卡式灭菌器

1

中国

5000S

2014.03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眼底造影检查仪

1

中国

APS-A

2013.1

定期维护

崔尘/王荣华

裂隙灯显微检查镜

1

中国

SLW-3

2007.08

定期维护

陈秀萍/王荣华

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系统

1

美国

Allergretto

2003.6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微型角膜刀

1

法国

KM-5000D

2006.5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仪

1

德国

Zeiss

2009.11

定期维护

许祎/王荣华

超声乳化手术系统

1

美国

Centurion

2017.11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超声乳化手术系统

1

美国

WHITESTAX  SINGNATURE

2012.10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

1

美国

Storz   Millennium CX2000

2002.6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玻璃体倒像装置

1

美国

ROSL

2006.5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YAG激光机

1

德国

Zeiss   Visulas

YAG   PL

2004.11

定期维护

严桢桢/王荣华

多焦电生理检查仪

1

德国

RETI-SCAN   Kgamma

2005.12

定期维护

汪颖/王荣华

Humphery自动视野仪

1

德国

Zeiss   720

2001.9

定期维护

于景屏/王荣华

角膜地形图仪

1

美国

TMS-2

2003.6

定期维护

顾立群/王荣华

眼A/B超

1

法国

B-SCAN

2002.11

定期维护

姜红/王荣华

角膜内皮镜

1

日本

Topcon  SP2000P

2002.2

定期维护

张鹏楠/王荣华

非接触眼压计

3

美国

Reichert

2007.6

定期维护

陈秀萍/王荣华

电脑验光仪

4

日本

TOPCON

2007.6

定期维护

陆志荣/王荣华

氪激光眼内激光系统

1

美国

CoherentNovusVerdi

2002.11

定期维护

严桢桢/王荣华

眼科激光光凝仪

1

法国

VITRA

2008.8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眼科手术显微镜

1

德国

Leica   M690

1994.12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间接眼底镜

1

美国

Heine

2001.9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眼底照相机

1

日本

Kowa

2004.11

定期维护

徐建云/王荣华

眼底成像系统

1

德国

HRA-

2004.11

定期维护

崔尘/王荣华

角膜曲率计

1

日本

NIDEK  KM-500

2001.9

定期维护

许祎/王荣华

多波长激光机

1

美国

Coherent   OMNI

2002.11

定期维护

崔尘/王荣华

裂隙灯压平眼压计

1

日本

Topcon+Goldmann

2001.12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对比敏感度仪

1

德国

BA-4

2003.7

定期维护

顾立群/王荣华

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

1

德国

HRT-Ⅱ(CM)

2006.12

定期维护

许祎/王荣华

眼前段三维分析系统

1

德国

Pentacam

2006.7

定期维护

张鹏楠/王荣华

激光泪道治疗仪

1

中国

KTP

2005.12

定期维护

孙冬云/王荣华

电生理全视野刺激器

1

中国

Q450

2008.8

定期维护

汪颖/王荣华

超声生物显微镜

1

美国

PARADIGM   P40

2005.4

定期维护

许祎/王荣华

视觉功能检查仪

1

国产

维视顿VTS

2006.5

定期维护

许祎/王荣华

视网膜厚度分析仪

1

以色列

RTA

2005.12

定期维护

许祎/王荣华

裂隙灯显微镜

6

日本

Topcon

2005.4

定期维护

陈秀萍/王荣华

综合验光台

4

日本

AOS-1100

2006.7

定期维护

陆志荣/王荣华

色觉检查镜

1

德国

IF-3

2003.7

定期维护

陆志荣/王荣华

    

 

3、抢救设备

名  称

数量

产地

型  号

购置

日期

计检

日期

保管/维修人员

姓名

心电监护仪

3

中国

宇宙牌

2000.6

定期维护

黄静育

医用传呼系统

3

中国

CCD

2001.2

定期维护

黄静育

急救车

3

中国

10017-2   布特尔

2011.10

定期维护

黄静育

监控系统

3

中国

CCD

1997.11

定期维护

黄静育

监护仪

4

美国

太空1050

2001.10

定期维护

黄静育

膜式电动吸引器

1

中国

MD-IA

1996.6

定期维护

黄静育

呼吸机

1

德国

900C   有创

1996.5

定期维护

黄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