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专业:神经内科
主要研究者:季秋虹、柯开富、曹茂红
专业药物临床试验管理人员:
GCP秘书:成亚琴
药物管理员:卢丽华,钱海兰,陈美华
质量保证检查员:李爱红,樊兴娟,汪跃春
文件资料管理员:成亚琴,徐添
一、主要研究者
季秋虹,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圣乔治医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科研能力。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六个一工程”卫生拔尖人才,市“226” 二层次培养对象。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圣乔治医院研修。科研方向为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课题2项,市重点课题1项。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主持教改项目2项,发表教学文章3篇,被评为南通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
专业负责人及所在团队擅长脑血管病及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诊治。
主要参与并完成利伐沙班临床试验(国际多中心)、天坛中国第三次卒中登记研究。主持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研究 II(CHANCE-2)研究、高危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强化药物治疗研究(INSPIRES)、急重症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后监测与管理的队列研究(RESCUE)等临床研究。
柯开富,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临床首席专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6年,擅长领域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治,对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其他项目数项,参与国家“十五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3项。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奖多项。主编《神经重症监护与管理》1部,副主编《脑血管病热点与实践》1部。先后获“南通市先进工作者”、“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先进个人”称号、“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突出贡献奖”,“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17中国卒中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第四届江苏省科协首席传播专家”。任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委,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脑血管病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卒中筛查防治工程基地医院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主委,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主要参与并完成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Ⅲ期临床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Ⅱ期临床研究,铝镁司片抑制血小板聚集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IV期临床研究,Ewata球囊导引导管在器械取栓应用中在应用,评价Jrecan血流重建装置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临床研究,一项替格瑞洛联合ASA与单用ASA相比在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和死亡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在近期发生不明原因的栓塞性卒中(ESUS)的患者中对比15mg利伐沙班每日一次与100mg阿司匹林每日一次对卒中及全身栓塞的二级预防作用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事件驱动、优效性研究,评价盐酸噻加宾片辅助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等。
曹茂红,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变性疾病,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知识有较全面的掌握,对疑难危重病患者有较高的诊治能力和水平。对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癫痫、周围神经病等,并且对精神疾病有一定的诊治水平,如心境障碍、神经症等。每年主持疑难危重病例查房讨论80余次,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数十次。近五年,在研国自然基金1项、南通市课题1项。获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 7篇。获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333人才”,江苏省第一批卫生拔尖人才。承担本科生、留学生神经病学、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教学任务,指导10余名研究生毕业。任《中华脑科疾病及康复杂志》编委。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神经内科专业主要研究者 | |||||||
姓名 | 季秋虹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4.9 | 专 业 | 神经病学 |
最后学历 | 博士 | 技术职称 | 教授,主任医师 | 行政职务 | 科主任 | ||
学会任职 | 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卒中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青年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脑血管病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委。 | 研究生导师 | 博导 | ||||
研究发展方向: 脑血管病及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
近年来参加GCP进修培训、继续教育情况: 2019年8月参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网络培训班,证书编号(WZ01201902289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GCP培训。 | |||||||
近年来组织和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情况(若为国际多中心请注明): 一项评价BIIB093静脉给药(格列本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严重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化、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多中心、III期研究(国际多中心,PI)利伐沙班临床试验(国际多中心)、天坛中国第三次卒中登记研究。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研究 II(CHANCE-2)研究、高危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强化药物治疗研究(INSPIRES)、急重症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后监测与管理的队列研究(RESCUE)。 | |||||||
临床研究相关科技成果(专利、核心期刊/SCI发表临床试验相关文章、获奖情况,注明排名): 1.血清外泌体miR-9-3p和miR-124-3p作为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发明专利,201610285932.4,2018.2.06,排名第一 2. Increased Brain-Specific MiR-9 and MiR-124 in the Serum Exosom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J]. PloS one. 2016,11(9):e0163645.排名第一 3. 血清外泌体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高校自然科学类),排名第一
| |||||||
近5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Early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ion Mitigates Ischemia/ Reperfusion Brain Injury by Reducing Microglia Activation and Modulating Their Phenotype. Front Neurol, 2019. 10: p. 893 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DAC9 gene polymorphisms and stroke risk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 meta-analysis [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7:41538 (IF: 5.228) , 3. Characterization of mouse serum exosomal small RNA content: The origins and their roles in modulat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 [J]. Oncotarget. 2017, 8(26): 42712-42727. 4. Increased Brain-Specific MiR-9 and MiR-124 in the Serum Exosom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J]. PloS one. 2016,11(9):e0163645. 5. Comparison of Stent-Assisted Coiling and Balloon-Assisted Coiling in the Treatment of Ruptured Wide-Neck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the Acute Period [J]. World neurosurgery. 2016, 96:316-321 6. Risk Factors to Predict Postoperative Fever After Coil Embolization of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J]. World neurosurgery. 2016,88:49-53
|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神经内科专业主要研究者 | |||||||
姓名 | 柯开富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57.11 | 专 业 | 神经病学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技术职称 | 教授,主任医师 | 行政职务 | 临床首席专家 | ||
学会任职 |
任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委,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脑血管病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卒中筛查防治工程基地医院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主委,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 研究生导师 | 博导 | ||||
研究发展方向: 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 | |||||||
近年来参加GCP进修培训、继续教育情况: 2018.04 参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的GCP培训班,并获证书 2019年8月参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网络培训班,证书编号(WZ012019021773)
| |||||||
近年来组织和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情况(若为国际多中心请注明): 1. 心仁神安胶囊治疗失眠症阴虚火旺夹痰证Ⅲ期临床试验 项目负责人 已完成 2.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Ⅲ期临床研究 项目负责人 已完成 3.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Ⅱ期临床研究 项目负责人 已完成 4. 铝镁司片抑制血小板聚集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项目负责人 已完成 5.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IV期临床研究 项目负责人 已完成 6. 替格瑞洛联合ASA与单用ASA相比在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和死亡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 已完成 7. 马来酸桂哌齐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确证研究 已完成 8. Ewata球囊引导管在器械取栓应用中的试验(LC-02-01) 正在进行 9. 评价Jrecan血流重建装置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临床研究 正在进行 | |||||||
近5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Ni H#, Shen J#, Song Y, Cao M, Liu X, Huang J, Zhang W, Xie L, Ning X, Ke K*.EP3, Prostaglandin E2 Receptor Subtype 3, Associated with Neuronal Apoptosis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ell Mol Neurobiol. 2016 Aug;36(6):971-980. 2. Xie L#, Li A#, Shen J, Cao M, Ning X, Yuan D, Ji Y, Wang H, Ke K*. OTUB1 attenuates neuronal apoptosis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ol Cell Biochem. 2016 Nov;422(1-2):171-180. 3. Zhang Y#, Liu X#, Xue H, Liu X, Dai A, Song Y,Ke K*, Cao M*. Upregulation of PRDM5 Is Associated with Astrocyte Proliferation and Neuronal Apoptosis Caus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J Mol Neurosci. 2016, 59(1):146-57. 4. 陶雯,赵映红,倪耀辉,柯开富*. 散发型Creutzfeldt-Jakob病1例报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05 5. 陶雯,杨一萍,朱靓,倪海丹,徐添,柯开富*. 2015NCS循证指南:神经危重症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中国卒中杂志,2016, 11(10):886-893. 6. Shen J#, Chen X#, Li H, Wang Y, Huo K*, Ke K*. 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 and its novel interaction partner, NIX, are involved in neuronal apoptosis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ell Tissue Res. 2017, 368(1):13-27. 7. Zhu L#, Cao M#, Ni Y, Han L, Dai A, Chen R, Ning X, Liu X, Ke K*. Up-Regulation of TAB3 Is Involved in Neuronal Apoptosis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ell Mol Neurobiol. 2017, 37(4):607-617. 8.Ning X#, Tao T#, Shen J, Ji Y, Xie L, Wang H, Liu N, Xu X, Sun C, Zhang D, Shen A*, Ke K*. The O-GlcNAc Modification of CDK5 Involved in Neuronal Apoptosis Following In Vitro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ell Mol Neurobiol. 2017, 37(3):527-536. 9. Xu T#, Wang W#, Zhai L, Zhang YF, Zhou HZ, Wu XM, Li AH, Xie LL, Ning XJ, Ji YT, Wang HM, Ke KF*.Serum 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 Levels Predict Functional Outcomes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Biomed Environ Sci. 2017 Mar;30(3):170-176. 10. 陶雯,柯开富*. 脑小血管病研究进展.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2):147-151. 11. Xu T#, Zuo P#, Cao L, Gao Z, Ke K*. Omentin-1 is Associated with Carotid Plaque Instability among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J Atheroscler Thromb. 2018 Jun 1;25(6):505-511. 12. Shen J#, Zhou T#, Li H, Li W, Wang S, Song Y, Ke K*, Cao M*. Cab45s inhibits neuronal apoptosis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adult rats. Brain Res Bull. 2018 Oct;143:36-44. 13. Xu T, Zuo P, Wang Y, Gao Z, Ke K. Serum omentin-1 is a novel biomarker for predicting the functional outcom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Clin Chem Lab Med. 2018 Jan 26;56(2):350-355. 14. 万亚楠,陶雯,顾晓苏,柯开富. 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8,5:555-558. 15. 沈加兵, 季宇腾, 周婷婷, 曹茂盛, 陈颖, 曹茂红, 柯开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4在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域的表达及作用,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3: 383-388. 16. 陈鑫, 严晓铭, 柯开富. 不同昏迷量表和95%频谱边缘频率对急性昏迷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解剖学报, 2018,4: 431-436. 17. 柯开富. 孕产妇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7: 729-733. 18. Shen J#, Liu Y#, Song Y, Li L, Duan C, Zhou Y, Ke K*. CHMP4B, ESCRT-III associating protein, associated with neuronal apoptosis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Brain Res. 2015, 1597:1-13. 19. Ke K#, Shen J#, Song Y, Cao M, Lu H, Liu C, Shen J, Li A, Huang J, Ni H, Chen X*, Liu Y*. CDK5 Contributes to Neuronal Apoptosis via Promoting MEF2D Phosphorylation in Rat Model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J Mol Neurosci. 2015 , 56(1):48-59. 20. Ke K#, Song Y#, Shen J, Niu M, Zhang H, Yuan D, Ni H, Zhang Y, Liu X, Dai A, Cao M*. Up-Regulation of Glis2 involves in neuronal apoptosis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adult rats. Cell Mol Neurobiol, 2015, 35(3):345-54. 21. Xu T, Ke K*. C-reactive protein and ischemic stroke risk in general population: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Int J Cardiol, 2015, 190:264-7. 22. Zhu L, Tao T, Zhang D, Liu X, Ke K*, Shen A*. NOS1AP O-GlcNAc Modification involved in Neuron apoptosis induced by excitotoxicity. Int J Mol Sci. 2015, 16(7): 16560-16575. 23. Xu T, Chen GC, Zhai L, Ke KF*.Nonlinear Reduction in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by Magnesium Intake: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Biomed Environ Sci. 2015, 28(7):527-34. 24. Han L#, Ni Y#, Cao M, Zhu L, Dai A, Xu Z, Liu X, Chen R, Ning X, Ke K*.A New Role Discovered for IGTP: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IGTP in ICH-Induced Neuronal Apoptosis.Cell Mol Neurobiol. 2015. 25. Han L#, Zhang D#, Tao T, Sun X, Liu X, Zhu G, Xu Z, Zhu L, Zhang Y, Liu W, Ke K*, Shen A*. The role of N-Glycan modification of TNFR1 in inflammatory microglia activation. Glycoconj J, 2015. 26. 季秋虹,胡旻婧,王玉琴,柯开富*. 脱髓鞘疾病患者神经束蛋白155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5,(6) 27. 牛牧,柯开富*. D-二聚体水平对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 江苏医药,2015,41(4):399-401. 28. 严晓铭,牛牧,柯开富.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脑血流量的磁共振灌注成像研究.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2:4-8. |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神经内科专业主要研究者 | |||||||
姓名 | 曹茂红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66.4 | 专 业 | 神经病学 |
最后学历 | 硕士 | 技术职称 | 教授,主任医师 | 行政职务 | 科副主任 | ||
学会任职 | 担任江苏省卒中学会脑血管病现代诊治专委会副主委、认知和精神障碍专委会副主委,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学组组长,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首届认知专业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航海心理分会副主任委员、航海医学分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南通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 研究生导师 | 硕导 | ||||
研究发展方向: 脑血管病及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
近年来参加GCP进修培训、继续教育情况: 参加国家级培训 参加院内培训 2014年12月27日到28日参加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举办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班。 | |||||||
近年来组织和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情况(若为国际多中心请注明): 参加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试验研究,参加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试验研究,参加铝镁司片抑制血小板聚集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参加马来酸桂哌齐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确证研究 | |||||||
近5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The p35/CDK5 signaling is regulated by p75NTR in neuronal apoptosis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J Cell Physiol. 2019 Feb 15. 2. Cab45s inhibits neuronal apoptosis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adult rats. Brain Res Bull. 2018 Oct;143:36-44. , 3.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fter endovascular coiling is associated with short-term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Neurol Res. 2018 Oct;40(10):856-861. 4.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Pressure Profiles After Endovascular Coiling as Predictors of Clinical Outcome in Poor-Grade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World Neurosurg. 2017 Aug;104:459-466. 5. Upregulation of PRDM5 Is Associated with Astrocyte Proliferation and Neuronal Apoptosis Caus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J Mol Neurosci. 2016 May;59(1):146-57 6. Genetic regulation analysis reveals involvement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alpha-induced protein 3 in stress response in mice. Gene. 2016 Jan 15;576(1 Pt 3):528-36 7. SMAD4 i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dotoxin Tolerance in Microglia. Cell Mol Neurobiol. 2016 Jul;36(5):777-88 8. 阿替普酶辅助颅内血肿微创手术在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7, 30(6):405-409 9. 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中期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中国社区医师。2016, 32(34):98,102 10. MCI及AD患者血清Aβ42、ApoJ、NO、IL-6的水平研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1): 124-126,75 |
二、专业科室简介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54年,目前神经内科设两个病区和一个重症监护病区,共计75张床位,专科年门诊人次60000左右,专科年出院人次3000人以上,专科急诊达10000人次以上。本专科下设亚专科:脑血管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发作性疾病。
神经内科于2004年成为神经病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2005年成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并开办神经病学本科专业,2011年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12年被授予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4年独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7年神经内科荣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综合卒中中心。本学科共有临床医师28人,实验室人员3人,功能室人员6人。其中主任医师15人、副主任医师6人,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1人。国家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江苏省卒中学会理事长1人,江苏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1人,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候任主任委员1人,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1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先进个人1人,江苏省“333工程”人才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3人,江苏省青年医学重点人才1人等,是省内最具实力的神经内科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展血管内治疗,是国内较早开展这方面工作的专科,目前常规开展颅内外血管支架成形术、动脉瘤栓塞术、急性脑梗死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及动脉内取栓等技术。神经内科急诊的开设为急性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和合理流程提供了保证。2003年在江苏省内最早建立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为全省神经科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建立了重症监护模式。提高了神经重危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神经超声、神经电生理、神经心理测试和CSF特殊检查以及相应免疫抗体的检测保证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需要,本专科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免疫、外周神经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独特的经验。门诊开设的帕金森病、痴呆、癫痫、头痛和脑血管病专病门诊满足患者的特殊需要,长期管理此类患者有极高的社会和医疗意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发作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有自己的特色。在疑难和重危疾病诊断治疗方面除在本院完成外还及时准确对周边医院进行会诊指导,形成本区域神经系统疑难病诊断治疗中心。
本学科在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和研究形成自己的优势,急性和慢性脑血管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是临床优势的技术保证。长年形成的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以及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损伤机制的研究是脑血管病理论研究的基础保障。有关AD发病机制的研究是AD防治关口前移的理论保证。截止2018年,神经内科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4项,举办海峡两岸脑血管病论坛一次,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年会一次,省级学术年会两次以及区域性学术会议数次,共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70篇。自2003年承担第一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年承担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起,神经内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6项,获得江苏省医学新技术评估一、二等奖6项,江苏医学科技三等奖一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等。
三、专业科室情况
1、 专业研究人员
姓 名 | 性 别 | 职务 | 职 称 | GCP培训(国家、省、院内) | 研究方向 |
季秋虹 | 女 | 科室副主任 主持工作 | 教授、主任医师 | 国家级培训 | 神经免疫 |
曹茂红 | 女 | 科副主任 | 教授、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神经系统变性病 |
张云峰 | 男 | 科副主任 | 副教授、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
柯开富 | 男 | 无 | 教授、主任医师 | 国家级培训 | 神经重症 |
高志伟 | 男 | 无 | 教授、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癫痫 |
潘永进 | 男 | 无 | 副教授、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脑血管病 |
赵映红 | 女 | 无 | 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脑血管病 |
施建生 | 男 | 无 | 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脑血管病 |
沈丽华 | 女 | 无 | 副教授、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帕金森病 |
李爱红 | 女 | 无 | 教授、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脑血管病 |
吴新民 | 男 | 无 | 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
周宏智 | 男 | 无 | 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
顾晓苏 | 女 | 无 | 副教授、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帕金森病 |
樊兴娟 | 女 | 无 | 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 | 神经免疫 |
成亚琴 | 女 | 无 | 主任医师 | 国家级培训 | 神经重症 |
易萍 | 女 | 护士长 | 副主任护师 | 院内培训 | |
卢丽华 | 女 | 护士长 | 副主任护师 | 院内培训 | |
钱海兰 | 女 | 护士长 | 副主任护师 | 院内培训 | |
吕美云 | 女 | 护士 | 副主任护师 | 省级培训 |
2、 专业组情况:
* 总床位数:75张
* NICU 1间 8张床位2张加床
抢救室: 2间
* 病房年出入院人数:
2019年 2696人次 ;2018年:2514 人次;2017年: 2469人次。
* 门诊年就诊人数:
2019年:79767人次 ;2018年: 69405人次;2017年:63272人次。
* 四级手术台次:
2019年:477台; 2018年: 496台 ;2017年:550台 。
* 病种:
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癫痫,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四、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情况
项目名称 | 药物 分类 | 负责或参加 | 已完成或在研 |
马来酸桂哌齐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确证研究 | 化学药品 | 参加 | 已完成 |
替格瑞洛联合ASA与单用ASA相比在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和死亡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 | 化药2.4类 | 参加 | 在研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IV期临床研究 | 化药2类 | 参加 | 已完成 |
在近期发生不明原因的栓塞性卒中(ESUS)的患者中对比15mg利伐沙班每日一次与100mg阿司匹林每日一次对卒中及全身栓塞的二级预防作用的Ⅲ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事件驱动、优效性研究III期 | 化学药品第3.4类 | 参加 | 已完成 |
评价盐酸噻加宾片辅助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 化学药品第3.1类 | 参加 | 已完成 |
一项评价BIIB093静脉给药(格列本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严重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化、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多中心、III期研究 | 化药2类 | 参加 | 在研 |
五、科室设备管理情况
(一)专科专用设备 | |||||
仪器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生产厂家 | 购买 日期 | 金额(万元) | 运行 状况 |
动态脑电图机 | Trackit 32 | 英国 | 2013.09 | 31.8 | 正常 |
动态脑电图仪 | 2009.05 | 9.8 | 正常 | ||
肌电诱发电位 | Key Riont8CH | 丹迪 | 2013.12 | 50 | 正常 |
肌电图、诱发电位、眼震电图仪 | Medtronic Dantec | 丹麦 | 2004.08 | 40.5 | 正常 |
经颅磁刺激 | Magpro R30 | 丹麦 | 2013.12 | 60 | 正常 |
经颅多普勒 | EMS-9UA | 2014.06 | 31.8 | 正常 | |
经颅多普勒诊断监护仪 | EMS1LX | 深圳 | 2011.04 | 25 | 正常 |
视频脑电图机 | EEG-1200C | 日本 | 2013.09 | 30 | 正常 |
脑电图机 | EEG-9200K | 日本光电 | 2010.11 | 21.8 | 正常 |
彩色B超机 | IU ELITE | 飞利浦 | 2015.01 | 214.2 | 正常 |
颈部血管超声 | Zonare L10-5 | 2009 | 44 | 正常 | |
血气分析仪 | GEM3000 | 美国 | 2011 | 正常 | |
全自动蛋白分析仪 | BNProspec | SIEMENS | 2013.11 | 正常 | |
全自动电泳仪 | HYDRASYS2 | SEBIA | 2015.06 | 35 | 正常 |
数码相机 | D5200 | 尼康 | 2014.09 | 0.51 | 正常 |
超低温冰箱 | 海尔 | 正常 | |||
(二)相关配套设备 | |||||
仪器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生产厂家 | 购买 日期 | 金额(万元) | 运行 情况 |
心电图机 | ECG-2350 | 上海光电 | 2015.10 | 3.4 | 正常 |
心电图机 | ECG-2350 | 上海光电 | 2015.11 | 3.4 | 正常 |
监护仪 | IPM9800 | 深圳迈瑞 | 2013.06 | 2.15 | 正常 |
监护仪 | Ipm 12 | 深圳迈瑞 | 2016.10 | 2.1 | 正常 |
监护仪 | PM-9000 | 深圳迈瑞 | 2011.04 | 2.5 | 正常 |
神经监护系统 | Solar2000 | 北京太阳电子 | 2011.04 | 35 | 正常 |
抢救车 | 650*400*850 | 南京布尔特 | 2008.10 | 0.36 | 正常 |
除颤监护仪 | TEC-7621C | 日本 | 2008.12 | 4.1 | 正常 |
氩低温治疗仪 | HGT-200 | 4.7 | 正常 | ||
呼吸机 | Bear1000B | 瑞士 | 2011.04 | 21 | 正常 |
呼吸机 | DragerSavina | 德国 | 2004.11 | 19.7742 | 正常 |
离心机 | SC3616 | 中科中佳 | 2013.11 | 0.95 | 正常 |
电热恒温水浴锅 | DK-S22 | 上海精宏 | 2013.11 | 0.108 | 正常 |
酶标仪 | Multiskan FC | Thermo | 2014.07 | 4 | 正常 |
电热恒温烘箱 | DHG-9037A | 上海精宏 | 2013.11 | 0.252 | 正常 |
脱色摇床 | TS-2 | 其林贝尔 | 2013.11 | 0.187 | 正常 |
电冰箱 | BCD-215KALM | 海尔 | 2013.11 | 0.25 | 正常 |
DSA | Allura Xper FD20 | 飞利浦 | 2007.09 | 699.2 | 正常 |
DR | DRX-Evolution双板 | 德国锐珂亚太投资管理 | 2013.07 | 226 | 正常 |
DR | DRX-Evolution | 德国锐珂亚太投资管理 | 2013.07 | 145 | 正常 |
DR | Digital Diagnost VM | 德国 | 2007.09 | 225.72 | 正常 |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 Signa EXCITE 3.0 | GE | 2005.12 | 2029.5 | 正常 |
3.0T核磁共振机升级 | GE | 2011.10 | 350 | 正常 | |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 GE | 2012.09 | 982.1 | 正常 | |
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 | Discovery NM630 | GE | 2015.09 | 201.0346 | 正常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 | Discovery PET-CT 710 | GE | 2016.07 | 1244.868 | 正常 |
CT | Sensation16 | SIEMENS | 2005.09 | 676.5 | 正常 |
CT | Brilliance64 | PHILIPS | 2009.03 | 954.6 | 正常 |
SPECT | Forte | PHILIPS | 2006 | 257.5 | 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