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专业:骨科
主要研究者:刘璠、顾剑辉
专业药物临床试验管理人员:
GCP秘书: 徐嘉诚
药物管理员: 黄菲菲、张翠红、魏蓉
质量保证检查员: 陶然
文件资料管理员: 徐嘉诚
手外科:GCP秘书:顾晓坤
医疗器械管理员:王达华
质量保证检查员:钱忠卫
文件资料管理员:何晓丽
一、主要研究者
刘璠,骨科行政主任,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委,国家卫健委骨科学能力建设与继教专委会副主委,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副主委,中国骨科医协常委及创伤委员会副主委、关节外科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创伤骨科学组副组长、关节外科学组委员及膝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国际内固定学会亚太组织发展委员会主席,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副主委,AO理事, AO国际讲师。任美国骨与关节杂志(中文版)及10余种中华系列杂志副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
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1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二等奖。获国家专利三项。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著130余篇,其中SCI论著30余篇,参编(译)专著11本。主持国际课题1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及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
从医39年,擅长创伤骨科与关节外科。在微创治疗四肢骨干、骨盆、关节周围骨折;各种骨折并发症;股骨头坏死的阶梯治疗;多种原因所致骨干、关节疾患的截骨矫形、关节置换与翻修;肿瘤瘤段切除后关节重建等各种疑难杂症的处理方面具备丰富经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顾剑辉,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现任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常务副主任,“江苏省肌腱、神经、骨组织修复重建整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编委或审稿专家,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参编专著2本。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多项项奖。擅长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和功能重建、人工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骨科主要研究者 | |||||||
姓名 | 刘璠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57.5 | 专 业 | 骨科 |
最后学历 | 博士 | 技术职称 | 教授,主任医师 | 行政职务 | 骨科主任 | ||
学会任职 | 1.国际内固定学会理事 2.国际内固定学会亚太地区组织发展委员会主席 3.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4.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常委及创伤委员会副主委 5.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副组长 6.中华医学会江苏省骨科分会前任主委及中国骨科医师协会江苏骨科分会前任主委 7.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副主委 | 研究生导师 | 博导 | ||||
研究发展方向: 骨与关节功能重建及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 | |||||||
近年来参加GCP进修培训、继续教育情况: 2014年12月参加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主办的药物临床试验GCP培训 2018年10月参加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网络培训班培训。 2019年8月参加NMPA高级研修学院药物GCP网络培训,证书编号WZ012019021924 | |||||||
近年来组织和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情况: 1、七叶苷钠肠溶胶囊治疗手术后肢体肿胀临床试验 2、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用于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临床试验 3、一项多国、多中心、随机化、双盲研究,用于比较AVE5026与依诺肝素在接受髋部手术的患者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事件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
近5年来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2019年 江苏省医学科技奖 一等奖 | |||||||
近5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 Can zinc protect cells from the cytotoxic effects of cobalt ions and nanoparticles derived from metal-on-metal joint arthroplasties?.Bone Joint Res,2017 Dec:6(12):649-655.(通讯作者) [2] Low doses of Co nanoparticles induce death and regulat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MG-63 cells.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2017 Nov, 16(5): 7591-7596. (通讯作者) [3] Protective effects of Zn2+ against cobalt nanoparticles and cobalt chloride-induced cytotoxicity of RAW 264.7cells via ROS pathway.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7Apr 29:486(2):357-363. (通讯作者) [4] Melatonin counteracts cobalt nanparticle-induced cytotoxicity and genotoxicity by deactivat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dependent mechanisms in the NRK cell line.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7,16(4):4413-4420.(通讯作者) [5]N-acetylcysteine Attenuates Cobalt Nanoparticle-Induced Cytotoxic Effects through Inhibition of Cell Deat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elated Signaling and Cytokines Expression. Orthop Surg.,2016Nov;8(4):496-502.(共同通讯作者) [6]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fter Ankle Surgery Using Vacuum-Assisted Closure Therapy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Diabetes.The Journal of Foot & Ankle Surgery 55 (2016) 129–131(通讯作者) [7]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Bafilomycin A1 Against Cobalt Nanoparticle-Induced Cytotoxicity and Aseptic Inflammation in Macrophages In Vitro. Biol Trace Elem Res, 2016 Jan;169(1):94-105.(通讯作者) [8] Cobalt nanoparticle-induced cytotoxicity and up-regulation of p53 expressionon NRK cells in vitro.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 2015, 12(11):4473-4477.(通讯作者) [9] Toxicity and Bioactivity of Cobalt Nanoparticles on the monocytes. Orthopaedic Surgery, 2015 May;7(2):168-173.(共同通讯作者) [10] HbAlc and Lower Extremity Amputation Risk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er Extremity Wounds.2015, Vol. 14(2) 168–177(通讯作者) [11] Wound management with vacuum assisted closure in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after ankle surg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17(2015) 15-18(通讯作者) [12] 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术后钴、铬磨损纳米粒子对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16:4 351-353(通讯作者) |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骨科(手外科)主要研究者 | |||||||
姓名 | 顾剑辉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2.8 | 专 业 | 手外科 |
最后学历 | 硕士 | 技术职称 |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 行政职务 | 手外科 副主任 | ||
学会任职 | 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常委 | 研究生导师 | 硕导 | ||||
研究发展方向: 骨与关节功能重建及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 周围神经损伤损伤的修复与功能重建 | |||||||
近年来参加GCP进修培训、继续教育情况: 2014年12月参加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主办的药物临床试验GCP培训 2018年10月参加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网络培训班培训。 2019年8月参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网络培训 | |||||||
近年来组织和参加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情况: 1、一项替雷利珠单抗(BGB-A317)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对比安慰剂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作为复发或转移鼻咽癌一线治疗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的 3期、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参与 2、谷美替尼(Glumetinib)联合奥希替尼(Osimertinib)治疗EGFR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b/II期、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研究,参与3、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 III 期临床研究,参与 主持多个器械试验:微型接骨板临床试验、医用人工神经移植物临床试验等 | |||||||
近5年来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1.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中华医学会,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二等 2007.12.12(顾晓松,范卫民,王晓冬,丁 斐,顾剑辉,杨宇民,曹涌,张天一,马益民,邓爱东) 2.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江苏省人民政府,200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 2007.01.07(顾晓松,范卫民,王晓冬,丁 斐,顾剑辉 ,杨宇民,曹涌,张天一,马益民) | |||||||
近5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 Gu Yun,Li Zhenmeiyu,Huang Jing,Wang Hongkui,Gu Xiaosong, Gu Jianhui,Application of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matrix in peripheral nerve tissue engineering. J Tissue Eng Regen Med 2016.1.17 (2) Aidong Deng,Dan Liu,Chen Gu,Xiaosong Gu,Wen Hu Jianhui Gu Active skin perfusion and thermoregulatory response in the hand following nerve injury and repair in human upper extremities Brain Research 2016.1.1 1630:38~49 (3) Wen Quan Ding,Xue Jun Zhou,Jin Bo Tang,Dong Sheng Jian Hui Gu,Ji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of peripheral nerves in the wrist region based on MR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d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post-processing: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5.6.01 84(6)1116~1127 (4) Hu W,Liu D,Zhang YP,Shen ZY,Gu TW,Gu XS,Gu JH. Neurological function following intra-neural injection of fluorescent neuronal tracers in rats Neural Regen Res 2013.01.01 8(14): 1253~1261
|
二、专业科室简介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始建于1954年。为省级重点临床专科(1993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委单位,具有博士及硕士授予权(1981年)。经几代骨科人努力,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国内骨科百强排名处于前1/3方阵。人才辈出、梯队结构合理,既有德高望重的资深专家,又有享誉海内外的中青年专家和一大批受过专科正规训练的青年医师。2003年在全省率先设立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现有三个病区(118张床位),29位医师,其中正高10名、副高9名,博士12名,在读博士4名,硕士17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博导1 人、硕导11人,在国际、全国、省、市学术机构担任职务者10余人。并设有创伤及生物力学研究室,有4名专职实验室主管技师。附院骨科能处理骨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近5年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多项,填补了一大批省内、国内空白。治疗覆盖面遍及苏中、苏北、苏南沿江一带,许多远自新疆、东北等边远省份的患者也慕名而来。屡次获文明科室、科技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早在70年代初,就参与了中药“四季青”的研制开发,并应用于烧伤、骨科临床。2000年始,进行了中药“银杏叶”提取物及EGb(24/6)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保护及再生的研究。2003年参与了中药“人造神经”的临床试验。
创伤骨科
在创伤骨科领域,能对创伤、骨质疏松、疾患等原因所致的四肢骨干严重多段、粉碎性骨折,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周围及骨盆髋臼骨折脱位等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与理念、设计个性化最合理的方案治疗,积极开展了许多重要研究如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与关节置换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肘关节恐怖三联症最佳疗法探讨;肱骨远端13—C3型骨折不同钢板、不同位置重建三柱结构的对比研究;肘关节不稳定疗效的中长期随访;浮膝最佳对策及临床随访;胫骨平台骨折不同分型与相应策略; ETN与桥接钢板用于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比较;Pilon骨折的手术入路比较;跟骨骨折高危因素与并发症的防治;四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力学失效所致延迟愈合、骨不愈合的防治;骨搬运术的中长期随访;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盆骨折中的应用等。在微创技术治疗四肢、骨盆骨折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方面颇具特色,疗效满意,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从省重点专科确立以来,骨科创伤专科潜心钻研业务、热诚为病患服务,三年间,共救治患者 例,顺利实施手术 台,其中救治复杂疑难患者数百人次,专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在完成常规诊疗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技术引进,不断完善诊疗常规,在疑难疾病和重大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于一般专科的所有诊疗技术,如四肢骨折的钢板和髓内钉治疗技术,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技术等,已成为我科常规诊疗技术,手术技术日臻完善,治疗效果居于同行业领先水平,获得病患广泛赞誉和社会好评。同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专业技术难题,熟练掌握了各项重点专科技术,如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等,在省内处于先进水平。通过不断的努力实践和学科建设,应用国际最新理念、最新技术,逐渐形成如下专科特色:1利用锁定钢板和髓内钉技术微创治疗四肢骨折创伤,骨折愈合率显著增高。微创是外科的发展趋势。我科利用髓内钉技术如PFNA、A2FN微创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或合并股骨干骨折,利用ETN技术扩大了髓内钉微创技术在胫骨骨折的应用范围,利用LCP技术微创治疗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这些微创技术使骨折治疗的满意率明显增加,也使老年患者常见的股骨近端骨折的治愈率显著改善。2 胫骨平台在南通地区发生率较高。我科利用新的三柱分型法,重视平台后柱的复位和固定,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使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并成为我科的特色之一。3利用骨搬运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性骨不连,取得满意效果。4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脊柱外科
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相关脊柱外科手术以来,不断开拓、进取。自脊柱外科成立以来学科的发展突飞猛进。目前能独立完成国内外开展的绝大多数手术。尤其是上颈椎及各种复杂颈椎畸形的诊治、颈锥翻修手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引进颈椎动力化固定的先进理念,在新型内植物如Uniplate等的应用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上颈椎锥弓根内固定,颈椎前后路一期治疗颈椎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改良的胸腰椎侧前方入路治疗胸腰锥骨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江苏率先开展椎体间融合手术,使PLIF、TLIF成为治疗下腰椎退变的常规手术。积极开展ALIF,XLIF等新型术式,并对下腰椎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做了详尽的解剖学研究。积极引进进微创技术,除能在椎间盘镜下作常规髓核摘除术外,同时扩展到治疗多种类型的椎管狭窄,完成微创内固定,椎体成型和锥体后突成型术等,并逐步开展腹腔镜、胸腔镜下手术。
近年来在脊柱微创技术的应用:1.椎间盘镜、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2.METRx-Sextant、 X Tube-PLIF、X Tube-TLIF腰椎微创手术;3.骨质疏松PVP和PKP的应用。在各种复杂性上颈椎畸形翻修、颈椎前后路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颈椎脱位、颈椎病、颈椎单开门Centerpiece固定、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矫治、胸椎管狭窄治疗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脊柱外科长期与德国Charite骨科中心、美国Amiray脊柱中心、美国UCLA脊柱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北医三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外多个脊柱外科中心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人员培训、技术合作等,保持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同步,并最终服务于广大患者。
关节外科
自70年代就开始对股骨颈骨折采用自制(牙托粉)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而开展了塑料人工股骨头、金属人工股骨头置换及金属杯髋关节成形术等。近10年来开展了多例髋表面置换、金—金大头全髋关节置换、陶—陶全髋置换、股骨近、远端肿瘤假体置换、膝关节表面置换及膝关节肿瘤型假体置换、双侧全髋关节、双侧全膝关节同时置换及髋膝关节同时置换。
近年来对髋、膝、、踝、肩、肘、腕关节因退变、类风、缺血性坏死、肿瘤、炎症、畸形等所致的关节病变采用关节镜、姑息性清理及各种人工关节置换术、肿瘤型假体置换术治疗,其中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及金—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对股骨头坏死具有系列有效疗法,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是最大特色,居全国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各种原因所致髋、膝、肘、肩疾患均能应用微创及各种手术。关节外科每年开展各类关节置换约400例,进行各类关节镜治疗约300例。其诊疗水平及科研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并具有以下特色:(1)人工全髋表面置换适应症、禁忌症与长期随访研究;(2)金属—金属大头全髋、表面髋、陶瓷—陶瓷全髋的前瞻性对比研究;(3)国人血钴、铬、钼金属离子正常值范围的建立;(4)金属—金属人工全髋置换术后血清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对心、肺、肝、肾功能的影响;(5)严重膝内、外翻畸形的人工关节置换策略;(6)肿瘤髋、膝关节置换术的中长期随访;(7)人工肱骨头及桡骨小头置换术的软组织重建等。 患者覆盖江苏苏中、苏北地区,部分苏南地区,外地患者占患者总数30-35%,连外籍患者也慕名而来。治愈率达98%,并发症率0.5%。
手外科
手外科是我省集手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为一体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医疗、科研和教学基地,是江苏省本专业内唯一的“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十大临床医学中心。由现担任国际手外科联合会(IFSSH)肌腱外科委员会主席的国际知名的手部肌腱和骨关节外科专家汤锦波教授领导,进行手外科的各种疾病的诊治和相关基础研究。本科是以的手外科中重要而常见的肌腱损伤、腕关节损伤微创诊疗、周围神经损伤和手部复合损伤修复、为鲜明特色和重点攻关目标。在临床上诊治大量断指再植、手指再造和复合手部创伤。在这些领域中作出了国内乃至国际上颇有影响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学科发展水平居全国先进或领先水平。在肌腱和骨关节方面的临床和相关研究在国际手外科界享有很高声誉。手外科以位于实验研究楼的手外科研究中心为基础研究依托,科室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有一批敬业的医护教学科研人员,病区可使用病床59张,并配有3个手外科专用手术室,有齐备的手术显微镜、手外科及显微外科器械设备,服务对象覆盖省内外。
常规进行各种断指再植、手指再造、游离皮瓣移植和复杂手部创伤手术,如多节段断指再植、部分趾甲皮瓣移植、微小带血管皮瓣移植和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手术、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改良示指近节桡背岛状皮瓣移位术、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伤、组合皮瓣拇指再造术等,成功率居国内先进行列。该科对手部肌腱损伤、骨关节损伤、腕关节不稳定、复合手部创伤修复的诊治和腕关节损伤的微创诊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对晚期手部功能重建手术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对舟骨骨折的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和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对舟骨骨折的带血管蒂骨片移植、肌腱团填塞代替月骨、采用腕内局限性腕骨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腕部疾病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开展以腕关节镜和磁共振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手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过对掌大关节动力学和静力学的系统研究,改进了拇指功能重建的术式。并开发了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动物活体实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初步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对神经的免疫组化研究,开发和改进了临床运动和感觉神经的分辨方法,缩短了鉴别时间,提高了神经修复的质量。通过对神经断端微环境的研究,指导对神经断端缝合后微环境的调节,缩短了周围神经损伤愈合时间。
三、专业科室情况
1、 专业研究人员
姓 名 | 性 别 | 职务 | 职 称 | GCP培训(国家、省、院内) | 研究方向 |
刘璠 | 男 | 骨科主任 | 主任医师 | 国家培训合格 | 骨科基础、临床 |
陶然 | 男 | 创伤骨科主任 | 主任医师 | 国家培训合格 | 创伤骨科 |
张烽 | 男 | 脊柱外科主任 | 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脊柱外科 |
王友华 | 男 | 关节外科主任 | 主任医师 | 国家培训合格 | 关节外科 |
朱建炜 | 男 | 关节外科副主任 | 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关节外科 |
周振宇 | 男 | 无 | 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创伤骨科 |
张亚峰 | 男 | 创伤骨科副主任 | 副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创伤骨科 |
姜星杰 | 男 | 无 | 副主任医师 | 国家培训合格 | 脊柱外科 |
韩庆林 | 男 | 无 | 副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足踝外科 |
朱鸣镝 | 男 | 无 | 副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创伤骨科 |
王洪 | 男 | 无 | 副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小儿骨科 |
张磊 | 男 | 无 | 主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临床 |
徐嘉诚 | 男 | 无 | 住院医师 | 省级培训合格 | 骨科临床 |
万伏银 | 男 | 无 | 住院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临床 |
浩洁 | 男 | 无 | 住院医师 | 省级培训合格 | 脊柱外科 |
姚晨 | 男 | 无 | 住院医师 | 省级培训合格 | 骨科临床 |
张翠红 | 女 | 护士长 | 副主任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邵雪云 | 女 | 无 | 主管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沈鑫 | 女 | 无 | 主管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黄菲菲 | 女 | 护士长 | 主管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徐春香 | 女 | 无 | 主管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沙林丽 | 女 | 无 | 主管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魏蓉 | 女 | 护士长 | 副主任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姚尤梅 | 女 | 无 | 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夏玉华 | 女 | 无 | 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汤意 | 女 | 无 | 主管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张锦荣 | 女 | 无 | 主管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冒海敏 | 女 | 无 | 主管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姜相君 | 女 | 无 | 主管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顾剑辉 | 男 | 科室副主任 | 副主任医师 | 国家培训合格 | 周围神经损伤 |
龚炎培 | 男 | 科室副主任 | 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周围神经损伤 |
谭军 | 男 | 科室副主任 | 副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与关节 |
邓爱东 | 男 | 无 | 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与关节 |
钱忠卫 | 男 | 无 | 主治医师 | 国家培训合格 | 周围神经损伤 |
顾晓坤 | 男 | GCP秘书 | 主治医师 | 国家培训合格 | 周围神经损伤 |
刘丹 | 男 | 无 | 主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周围神经损伤 |
茅天 | 男 | 无 | 副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肌腱损伤与修复 |
陈情忠 | 男 | 无 | 主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周围神经损伤 |
王古衡 | 男 | 无 | 副主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肌腱损伤与修复 |
邢树国 | 男 | 无 | 主治医师 | 国家培训合格 | 肌腱损伤与修复 |
陈靖 | 男 | 无 | 主治医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与关节 |
张巧云 | 女 | 护士长 | 主管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王达华 | 女 | 无 | 主管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何晓丽 | 女 | 无 | 护师 | 院内培训合格 | 骨科护理 |
顾剑辉 | 男 | 科室副主任 | 副主任医师 | 国家培训合格 | 周围神经损伤 |
2、 专业组情况:
* 总床位数:118
* 抢救室:3
* 病房年出入院人数:
2019年:4501人次;2018年:4273 人次;2017年:4116人次。
* 门诊年就诊人数:
2019年:84497人次;2018年:78691人次;2017年:75254人次。
* 手术台次:
2019年:4381人次;2018年:3688人次;2017年:3580人次。
* 病种:四肢骨折脱位、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髋臼骨折、骨与关节结核、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骨肿瘤、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柱侧弯、腰椎退行性疾病、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手及四肢离断、手部肿瘤、手部先天性畸形、手外科、手部骨折、神经卡压综合症、神经损伤等。
* 受试者接待室:有
* 试验药物专用储藏柜:有
* 药物临床试验专用文件柜:有
手外专业组情况:
* 总床位数:96
* 抢救室:4
* 病房年出入院人数:
2019年:4088人次;2018年:3780人次;2017年:3664人次。
* 门诊年就诊人数:
2019年:20251人次;2018年:18336人次;2017年:16187人次。
* 手术台次:
2019年:4092人次;2018年:3830人次;2017年:3774人次。
* 病种:手外伤、四肢骨折、骨与关节损伤、指与四肢离断伤、肌腱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与软组织缺损、四肢功能重建、骨与关节感染、骨与软组织肿瘤、骨性关节炎、手部先天性畸形等。
* 受试者接待室:有
* 试验药物专用储藏柜:有
* 药物临床试验专用文件柜:有
四、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情况
项目名称 | 药物 分类 | 临床 分期 | 负责或 参加 | 已完成或 在研 |
一项多国、多中心、随机化、双盲研究,用于比较AVE5026与依诺肝素在接受髋部手术的患者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事件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化药1.1类国际多中心 | Ⅲ期 | 参加 | 完成 |
七叶皂苷钠肠溶胶囊治疗手术后肢体肿胀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 化药5类 | Ⅱ期 | 参加 | 完成 |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用于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 治疗用生物制品第2类 | Ⅱ期 | 参加 | 完成 |